簡述建筑陶瓷窯爐的煙氣處理
發布時間:2014-11-12 閱讀:3694 次 來源:賽因迪環保
建筑陶瓷的生產工藝過程大致是:坯用原料配料、球磨、制漿、泥漿過篩除鐵、噴霧制粉、粉料陳腐、磚坯成型、干燥、施釉、燒成、深加工等,在噴霧制粉和燒成階段均要采用燃氣燃燒實現制粉和磚坯燒成效果,燃氣燃燒過程中會產生煙氣排放,煙氣中含有燃料燃燒和制粉及磚坯燒成過程中物理化學反映產生的氣相和固相物質,這些物質有:SO2、NOX;氟離子、氯離子、粉塵(顆粒物);鉛、鎘、汞等重金屬離子,這些物質如果不經過處理和控制直接排放,則會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下面分別對這些物質的來源和處理作一簡單的介紹:
——SO2:SO2的來源一是燃料,如煤、煤氣、重油等;二是坯料中的黃鐵礦(FeS2),硫酸鹽等。如果燃料為天然氣,則煙氣排放中只有坯料中黃鐵礦、硫酸鹽等燒成過程產生的SO2。如果只是燒成窯爐用天然氣做燃料,而噴霧制粉用水煤漿或煤氣或重油或煤,則燒成窯煙氣排放中仍含有由粉料夾帶的硫化氫經過燒成過程而析出的SO2,因此單純的窯爐用天然氣而噴霧塔不用天然氣,煙氣中的SO2仍將不能達標排放。
目前煙氣脫硫采用的大多都是濕法技術,不同的吸收劑,生成不同的硫酸物質。加入鈣基生成硫酸鈣,加入鈉基生成硫酸鈉。原理是在濕法吸收塔內,煙氣和吸收劑漿液相向對流,在接觸過程中實現反應。
——氟離子、氯離子:F、CI的來源一是坯料中的含氟、氯礦物在高溫下分解為氣態的氟離子、氯離子;二是釉料中添加的化工原料在高溫下分解以氣體的形態排放。
目前的處理方法也多為濕法脫硫一并去除。原理是煙氣中氟離子、氯離子與吸收劑反應生成氟化物和氯化物而被除去。
——粉塵(顆粒物):粉塵的來源一是燃料如煤、煤氣等;二是坯料表面以及窯爐工況攜帶;三是煙氣脫硫過程中產生的二次微塵。
目前的處理方法采用的是過濾或水洗滌的方法除去。過濾的方法通常采用布袋過濾,水洗滌的方法采用水霧對煙塵的噴淋而沉降。
——重金屬(鉛、鎘、汞等):重金屬的主要來源是坯料中的礦物質在高溫下分解以離子狀態析出。
從目前的處理方法采用的是過濾和水洗滌的方法除去,過濾通常采用布袋過濾,水洗滌通常采用水霧噴淋而使重金屬離子沉降。
——NOX:NOX的來源一是燃料,如煤、煤氣;二是燃燒過程中空氣中的氮和氧在高溫下生成的NOX。
目前的處理方法采用的大都是非催化還原法,原理是在燃燒可供NOX還原的溫度區域加入還原劑使其還原為氮和水。正在研究探索的低溫催化還原法是在低于200℃以下的溫度下采用催化劑對NOX進行還原為氮和水。
佛山賽因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建筑陶瓷窯爐煙氣處理一體化技術及裝備(簡稱SMIT)能有效凈化窯爐煙氣處理,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預洗滌→吸收塔→低溫脫硝
——預洗滌:噴淋組件將含鈣漿液霧化與煙氣接觸,在此過程中除去煙氣中的氯離子和氟離子以及部分粉塵,同時可降低煙氣溫度,保護后段的吸收塔。
——吸收塔:吸收塔由漿池、反應區、噴淋組件和性能加強環、電除霧器以及塔體等組成。煙氣與噴淋形成水霧的含鈣吸收劑相向運動,在反應區進行還原反映,除去煙氣中的硫(SO2)、微塵、部分氯離子、氟離子、重金屬離子等。性能加強環是防止煙氣逃溢和增加吸收劑的吸收效果,提高脫硫效果。電除霧器是將霧粒除去,同時消除霧粒中夾帶的微塵。
——低溫脫硝(NOX):溫度較低時,NO自然氧化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目前還不成熟,還在探索研究和試驗)。
佛山賽因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建筑陶瓷窯爐煙氣一體化處理技術及裝備具有如下特點:
1、噴淋吸收塔
① 有較大的氣液接觸面積,處理效率高;
② 塔內氣液接觸區無填料構件,內部構件少,煙氣運行阻力小,可以杜絕塔內阻塞結垢;
③ 因為無結垢阻塞,所以不需要對塔內做繁瑣的維護;
④ 塔與漿池一體,密閉無揮發無異味,占地少;
⑤ 增加性能加強環提升脫硫效率;
⑥ 增加除霧器減少脫硫過程中形成的霧粒對微塵的夾帶,提高微塵處理效率。
2、采用數字信息化控制,自動化程度高,控制精準。
3、運行:采用石灰做脫硫劑,運行成本低,效果好。
4、維護:維護費用低,維護簡單方便,一般一年做一次維護。
5、時效:模塊化集成(SMIT),在未來環保升級改造,增項時該系統都能使用和對接。